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卜绍基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《翰墨当歌》艺术文集】淋漓洒脱 豪放豁达——刘国玉山水画赏读

2012-12-07 16:55:57 来源:《翰墨当歌》作者:卜绍基
A-A+

  古代山水画家们常痴坐山阿水滨,妙悟岩壑林泉之美,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,跃入大自然的节奏中去“游心大玄”。画家刘国玉的山水画作,笔意恣纵排  跌宕、淋漓、洒脱、豪放、豁达,大有“挥毫落笔从天下,把酒狂歌渺世中”(清·石涛诗)之气。

  国玉先生的山水画作,遥序郭熙、李唐、原济等山水画风,更萧散繁滋宋元山水,最终陶铸出“达浑厚之意,华滋之气,段落高逸,摹写潇洒,自有一种天机活泼,隐现出没其间”(清·王原祁《麓台画跋》),又承展了董巨之墨法,以渴墨、焦墨积写的手法,与其耿直磊落的性格正相合拍。画作苍茫郁勃,用笔纵横离奇,莫辩倪端,意境苍郁雄浑。生于长于粤北翁源——唐朝诗人邵偈故乡,云雾缭绕的五岭之南山区,莽莽的山峦丘岭,陶冶出刘国玉先生深沉豁达的气度胸襟,远离都市的繁嚣,更使他心无旁鹫,以笔为犁,以纸作田,耕耘劳作,终结出丰厚硕果。正是这股沉实坚韧的性格使然,让其笔力修炼出沉雄苍辣,以筋骨铁石,勾勒其跌宕起伏之人生,从而突现“画如其人”的哲理。

  不论是老梅片月,还是深壑幽林;无论是寒江远浦,抑或断桥流水;无论是古刹层峦,还是疏篱幽径……在他的笔下都显得如此生机。中国画在黑白表现方面,一直以来都有着丰富的传统。在画面上的黑白往往与虚实、轻重、疏密有关,墨为重,亦是密即实;白为轻,亦疏即虚。其画善以焦墨写之。黑白相衬、相交错跌,虚实并重之,画面妙处横生,神韵连绵。坚实其以传统的笔墨渗入现代理念,将传统水墨语汇与现代构成理念相融,而逐步成自家风貌。在这接纳写实造化的同时,承继着远源深厚的写意传统,而对笔墨文化情结的深深依恋。大山大水的陶冶使他更倾心于深沉博大的美学内涵,倾心于作品的壮美性和永恒性。

  国玉先生意识到传统底蕴是决定画家艺术行程的发展和高度。故而,综观其山水画的研习,始终是由古达今的力追姿态,同时也是一个由粗及精的自理过程。从跨进美术院校接受专业训练到后来一直盘根粤北家乡专注山水“十年磨一剑”,从自幼受父辈影响,对秦汉诸子百家、唐宋诗词等文学名篇的涉猎,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充实自己,到后来作诗行文的洗练劲健,吸收博取各家精华,上朔荆关董巨、龚贤、八大、石涛等历代大师的风范。国玉先生似乎越发慑服于古代山水画经典的完满,画作的情势,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这些美术史上的经典片段中,以至于审美认知和渐变,均化作了创作上的严谨与执拗。所以,其落笔总是大气氤氲而又元气充沛,那股铜筋铁骨的力度。同时,其于创作上游刃有余,并不拘于成法,敢于让笔墨飞扬出强悍雄伟的气派。宋代严沧浪论诗,力主“入门须正,立志须高”,以之观国玉之画,可以理解到其笔墨格调高逸,骨格清奇,韵味醇浓乃是他善于师法古人,传统内核的深究所至。

  中华民族乃诗的国度,传统文化深厚有如汪洋深海,诗书画印是其中的华彩乐章,内涵精深。历代大家如王维、赵孟頫、苏轼、董其昌、唐寅、文征明……,近代之吴昌硕、黄宾虹、潘天寿等,或诗画同治,书画同精,数艺并修,铸诸学于一炉至大成。刘国玉其书斋藏书万卷,清雅绝俗,日常品茗观花,蒙养修为,诗书画印兼重,安贫乐道。其书法一如其画作之苍健峻峭,遒劲铿锵,。其诗文更是蕴育着多年来,其斑驳沧桑,守望家园故土,艰苦探道的心灵体验。其中一楹联:“烟火人无欺世笔,荒凉地有绝俗花”,正道出画家于繁喧闹市中隐逸忘他,研磨以一支铁笔于群山环抱的故乡陋室中诗文书画,洋洋大观,专铸着黑山白水的风骨奇魂的艺术品格写照。缘于此,其画作中刚健的勾勒线条,凿蚀般的点染皴擦,远山近水,云雾烟雨,古木寒秋在自觉与随心之中,顺和着画家心灵的韵律恣意生发,写出对山水幽深入微的变幻和对寻常山野溪涧由衷的渴望真情流淌,感人肺腑。

  国玉寄情山水,醉心于天南地北的大山大水之中,绘画语言日趋成熟,物境心境,笔墨构成制作等诸方面,日趋融会贯通。画面上充溢着对祖国山川,历史血脉的生命弦管的重奏轻弹。在他的创作中,作为旋律所萦绕着的更多仍是一股大象之象,强劲之气。虎气多于猴气,却又存着蓄势,总是在迂回迟凝的生命律动之中,在节奏平缓的顿挫之中,如泉涌般透析出情感的张露宣泄。这当是理性控制与其激情冲动,对立而和谐的临界状态,当是个人与造化,个人与历史人文之间长期融和,俯仰往返的结果,乃文人墨客于艺旅人生,奋而上走,步履艰辛的精神内核,更是画家本人吟山、咏水、阅史、读博大雄浑之后的情绪体验。其坎坷经历的人生,命途多艰,历尝甘苦,但坚忍不拔的他经历天磨地砺,卧薪尝胆,跋涉于文化艺道中,如饥似渴地寻找民族文化的清泉,求索传统文化的真谛,广种博收,纳取众家之长而用之。在经历一条曲折崎岖的人生道路之时,也在艺术的雄关堰道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。

  从《白云深处有人家》到《雾壑鸣瀑图》等,可窥见刘国玉山水画从风景秀物的描写到注重笔墨意味的诗性探求。“风景画”的故乡在西方,而“山水画”的源头在中国。虽二者同样描写自然景观,但由于文化背涵不同,历史文化有别,造成了艺术内涵与艺术语汇的差异。“风景画”强调视觉形象的客观所见所感,而传统“山水画”却要“致广大,尽精微”地用笔墨写出日积月累的所感、所想、所思、所知。传统山水画如同古哲学思辩那样,尽管也离不开视觉形象,但却总是超越视觉,联系着人们的乡土观念、自然观念和历史意识。同时,它是文化的一个领域,“是作为精神的存在,以一定理念为指导原理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”(竹内敏雄《美学百科辞典》)。一个画家其艺术发展构成必然同其文化选择、人生阅历的发展密不可分。国玉先生“深自省察,物我两忘,身心皆空,一念清静,染污自落,表里悠然,无所附丽”(宋•苏轼《安国寺记》)。其笔下的意象,山川悠远,林壑深幽,清泉绕绿,吐纳川江,均于浑厄丰苍的构图中透露出内蕴,于率放的笔墨中提炼出山川的形神。而此形神正是画家多年来静观默察,耳濡目染,澄怀探道与自然山水亲切和谐。久而久之,二者之间便存在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和感应交流的体悟。按照中国哲学传统,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“身与物化”乃是一种理想的创作境界。

  吾等有一词相赠:

  调寄《诉衷情》·刘国玉山水画读

  雨凝风定楚云留,

  驿道旅山悠。

  丹霞望断川远,

  击楫逐奔流。

  观碧浪,

  蹴天浮,

  阅春秋。

  日餐风露,

  夜续长耕,

  一瞰峰丘。

  在粤北丹霞的碧山绿水之间,时常有一行旅者,或临池闲坐,或雨中漫行,或执笔写耕……画家刘国玉时常游历山中,把自己变成土者,变成牧童,变成农夫,抛弃纷乱的世界,投身清宁的桃源。在这里,大山的郁郁苍苍,阴晴雨晦,流云夜雨,亲近人意,生命寂静安闲,平和充实。这就是刘国玉的心迹,是回忆和憧憬连成的一片世界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卜绍基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